九会说──华严九会说 → 九會說──華嚴九會說

九会说──华严九会说 → 九會說──華嚴九會說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華嚴者, 謂如來以萬行因華, 莊嚴法身果德也。 九會說者, 如來與菩薩四眾、 天龍八部, 於菩提場等處, 九番聚會而廣說此法也。 (菩薩,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 華言覺有情。 四眾者, 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也。 八部者, 天龍、 夜叉、 乾闥婆、 阿修羅、 迦樓羅、 緊那羅、 摩睺羅伽也。 梵語菩提, 華言道, 樹名也, 如來於此樹下成道, 故其處名菩提場。 ) 〔第一會〕, 此會菩提場, 普賢菩薩說如來依報因果法門, 自第一卷至十一卷, 共六品經。 (依報者, 即所依之國土也。 六品者, 世主妙嚴品, 如來現相品, 普賢三昧品, 世界成就品, 華藏世界品, 毗盧遮那品也。 ) 〔第二會〕, 此會普光明殿, 文殊師利菩薩等說十信等法門, 自第十二卷至十五卷, 共六品經。 (普光明殿者, 其殿眾寶所成, 光明照映。 又佛於中說法, 普放光明故也。 梵語文殊師利, 華言妙德。 十信者, 信心、 念心、 精進心、 慧心、 定心、 不退心、 護法心、 回身心、 戒心、 願心也。 六品者, 如來名號品, 四聖諦品, 光明覺品, 菩薩問明品, 淨行品, 賢首品也。 ) 〔第三會〕, 此會忉利天宮, 法慧菩薩說十住等法門, 自第十六卷至十八卷, 共六品經。 (梵語忉利, 華言三十三, 即帝釋等三十三天所居之處也。 十住者, 發心住、 治地住、 修行住、 生貴住、 方便具足住、 正心住、 不退住、 童真住、 法王子住、 灌頂住也。 六品者, 昇須彌山頂品, 須彌山頂偈讚品, 十住品, 梵行品, 初發心功德品, 明法品也。 ) 〔第四會〕, 此會於夜摩天宮, 功德林菩薩說十行等法門, 自第十九卷至二十一卷, 共四品經。 (梵語夜摩, 華言善時分。 以此天時時唱快樂故也。 十行者, 歡喜行、 饒益行、 無瞋恨行、 無盡行、 離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尊重行、 善法行、 真實行也。 四品者, 昇夜摩天宮品, 夜摩宮中偈讚品, 十行品, 十無盡藏品也。 ) 〔第五會〕, 此會兜率天宮, 金剛幢菩薩說十迴向等法門, 自第二十二卷至三十三卷, 共三品經。 (梵語兜率, 華言知足, 以此天於五欲境知止足故也。 十迴向者, 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不壞迴向、 等一切佛迴向、 至一切處迴向、 無盡功德藏迴向、 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真如相迴向、 無縛解脫迴向、 法界無量迴向也。 三品者, 兜率天宮品, 兜率天宮偈讚品, 十迴向品也。 ) 〔第六會〕, 此會他化天宮, 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 自第三十四卷至三十九卷, 共一品經。 (他化者, 謂諸欲樂境不勞自化, 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 即他化自在天也。 十地者, 歡喜地、 離垢地、 發光地、 燄慧地、 難勝地、 現前地、 遠行地、 不動地、 善慧地、 法雲地也。 一品即十地品也。 ) 〔第七會〕, 此會復於普光明殿, 毗盧遮那如來說阿僧祇數量法門, 普賢菩薩亦說十大三昧等及等覺法門, 自第四十卷至五十二卷, 共十一品經。 (梵語毗盧遮那, 華言遍一切處。 梵語阿僧祇, 華言無數。 梵語三昧, 華言正定。 等覺者, 去後妙覺佛位, 猶有一等, 勝前諸位, 得稱覺也。 十大三昧者, 普光大三昧、 妙光大三昧、 次第遍往諸佛國土大三昧、 清淨深入行大三昧、 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 智光明藏大三昧、 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 眾生差別身三昧、 法界自在大三昧、 無礙輪大三昧也。 十一品者, 十定品, 十通品, 十忍品, 阿僧祇品, 如來壽量品, 諸菩薩住處品, 佛不思議法品, 如來十身相海品,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 普賢行品, 如來出現品也。 ) 〔第八會〕, 此會復於普光明殿, 普賢菩薩說離世間法門, 自第五十三卷至五十九卷, 共一品經。 (離世間法者, 謂超越世間大乘之法也。 一品即離世間品也。 ) 〔第九會〕, 此會逝多林, 文殊師利菩薩等說入法界法門, 自第六十卷至八十卷, 共一品。 (梵語逝多, 華言勝林, 即給孤獨園也。 法界者, 交徹融攝, 故曰法界。 即諸佛平等法身之理也。 一品, 即入法界品也。 )

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 2013.

Игры ⚽ Поможем сделать НИР

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

Direct link
Do a right-click on the link above
and select “Copy Link”